业内人士透露,寿氏家族在眼镜方面的业务依然是能够盈利的,更大的困难其实是在投资的房产项目。
2012信泰集团遭遇信贷危机,胡福林欠下20亿元债务“跑路”,互保企业、放贷银行、社会债权人焦虑万分的时候,一个电话把胡福林叫了回来。打出这个电话的人便是温州眼镜业的泰斗,被称为“温州眼镜第一人”的“三叔”寿加定——寿加定兄弟四人,其排行老三。
现如今,胡福林和信泰集团在当地政府帮助下逐步走出困境,“三叔”寿加定却于2月14日在家中猝然离世,令人不胜唏嘘。
自杀还是心肌梗塞?
寿加定的死亡消息首先是在微博上被爆出。2月15日当晚有温州当地的草根微博大号爆料称寿加定过世,网友“沙门力士”发微博称寿之死亡为自杀。据悉,“沙门力士”同寿加定一样,都是浙江眼镜行业的前辈,“沙门力士”一直做眼镜销售,寿加定的公司则专心眼镜生产,两人已经有十多年的商业合作。
2月16日,寿家通过亲朋透露出消息,称寿加定过世原因为心肌梗塞,并非自杀。但不论是业界还是社会上,更多人还是倾向于“自杀论”。
“自杀论”并非没有根据。在寿加定过世的前段时间,关于寿氏家族企业资金短缺几近破产的传言不断流传。
近日,《浙商》记者联系寿加定之弟寿加庆时,对方对采访请求显得颇为不耐烦,并称人在美国,多次沟通依然无法与其见面,并在电话中直言“别人怎么说都无所谓”。
寿氏家族成员除了通过亲朋“辟谣”之外并无更多消息放出,并躲避媒体的遮掩态度,更是让坊间的自杀论更有了依据。
心理落差太大
寿加定名下产业众多,比较核心的有浙江泰恒光学有限公司、温州市鹿城新兴实业有限公司、温州国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温州市瓯海国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泰恒建材城等。
一位匿名的温州眼镜业龙头企业老总J向《浙商》记者透露,寿加定旗下企业虽然陷入了经营困难,资金链紧张,但并没有像其他一些企业那样资不抵债,“他的资产其实可以抵债的,完全不必自杀”。这位企业家也采信了“自杀论”,“自杀的原因很可能是心理落差太大,当年的风光与现在的经营困难差距太大,加上没人能够帮他分担压力。”
同时,寿氏家族其它产业和眼镜一样面临着种种经营困难。新兴实业总经理寿旻涣曾在去年12月将自己的年会演讲发到网上,称“11月、12月工资尚无着落,供应商贷款无力支付,拖欠半年到一年,税款、电费、银行利息勉力支撑”。不过这篇博文在寿加定过世后即被博主删除。
即便如此,业内人士透露寿氏家族在眼镜方面的业务依然是能够盈利的,更大的困难其实是在投资的房产项目。2005、2006年间,寿加定在重庆花了10多亿元买了3块地;在去年又“退二进三”,将泰恒光学的东边厂房改造成泰恒建材城,进军商业地产。
据悉,寿加定在重庆和温州的房产项目均没有取得预计中的收益,尤其是重庆的房地产项目,所用的10多亿元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会融资。因为不熟悉房地产行业,大环境风云突变,销售周期被延长,项目的盈利基本被利息吃光,已入不敷出。“原本项目3年卖出去可能盈利1亿元,但第5年还没卖光就开始亏了;时间拖得越久,亏得越多。”J先生说。
温州的商业地产方面,《浙商》记者在泰恒建材城现场看到,很多店铺并没有租出去,人流量也不大,用门可罗雀形容也不过分。
J先生透露,国泰小贷从社会上融到的资金也基本上被寿加定放贷给自己的房地产项目,于是这反而成为了寿氏家族企业的吸金黑洞,但眼镜产业的利润远远不够填满这个黑洞。加上这两年来,银行对企业抽贷力度的加大,寿氏家族企业的经营日益困难。
“世态炎凉,人心不古”
持“自杀论”的人认为寿加定选择自杀的原因除了资金链上的压力,还有世态炎凉令其失望一说。这在新兴实业总经理寿旻涣(寿家四兄弟中老大寿加龄的儿子,其新浪微博名为“慕容逸_”)的年会演讲稿中也可找到依据:“公司的现状丝毫不会动摇他们(公司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索要奖金、要求加薪的决心,这让人不胜感慨,所谓世态炎凉,人心不古。”
寿加定过世后,其家族成员通过媒体透露,他们的“每家企业都有独立的一名管理人员,寿加定原本就没有去直接管理旗下企业,因此他的过世对企业实际运行并无太大影响。”
但事实如何呢?
“慕容逸_”的博文显示,还在去年的时候,寿加定仍然会给公司指派负责具体业务的中高层,比如给新兴实业指派了一位管理展览业务的林姓经理。
同时,从“慕容逸_”发在博客上的会议发言稿中也可看出寿加定对公司具体业务把控得很严格:
“我只是个打工的,而且董事长不让我参展,也不让我接触眼镜,我曾经偷偷地参加了一次广交会,结局大家是知道的,电话一打,董事长让我马上回来,并明令我不准参展。”
“其实,我私下里是很高兴这个结果的。这给了我很现成的托辞,‘新兴的眼镜亏损关我什么事?反正你什么事也不让我做。公司不景气、没有订单与我有什么关系?你连交易会都不让我走’。所以每当有人与我提这些的时候,我就说风凉话,内心着实轻松得紧。”
可见,寿加定生前是牢牢地控制着他的各大产业,即便作为家族成员的寿旻涣在公司内部也无法参与插手核心业务,甚至对寿加定“专制”作风颇有微词。据了解,不仅寿旻涣,寿家其他三兄弟所做的事也基本围绕着寿加定的公司在进行,承包寿加定公司的一些业务,但却基本没干涉公司的运营,以前无权干涉,现在无力插手。
于是打出寿加定生前放手具体管理的幌子也变得可以理解了,因为局面急需被稳定。“这样有利于他们尽快取回自己的收益,在自己解套之后再考虑偿还社会上的债务。”J先生说。
无论寿氏家族成员与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纷争在寿加定这位强力人物死后大规模爆发出来,还是双方暂时因为收拾混乱局面而达成妥协,总之对于关心泰恒事业的人们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它将何去何从。
据同行介绍,寿加定的儿子早在多年前便开始接手一些业务,但其儿子的经营能力并不如父亲,表现并没有如预期般出色。